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网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 以更实举措更活机制聚集人才

“我市如何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目前我市院士工作站做了哪些工作?”“我市在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有什么举措?”……8月31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就我市加强创新创造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专题询问。

会上,多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一系列问题,直指人才工作重点焦点。市政府及市经信委、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卫计委等相关负责人到场应询,直面问题、坦诚作答。

关注一 人才“港湾计划”如何实施

“我市人才‘港湾计划’的目标任务是什么?政府将如何组织实施‘港湾计划’?”

专题询问的第一个问题直指人才“港湾计划”。据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港湾计划”总的目标是健全完善充满活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形成系统高效、开放共享的人才成长生态链,推动人才工作由“服务支撑产业”向“引领产业发展”升级,打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的梦想港湾、事业港湾、生活港湾。

就如何实施人才“港湾计划”?该负责人表示,将创新责任明晰的人才管理体制,围绕突出市场化导向,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转变人才管理方式,改革编制和岗位管理,培育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健全务实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树立“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引才理念;推进更加精准的人才培养工程,聚焦实体产业、城市环境、特色文化三大重点,着力培养实体产业人才、技能人才、社会事业人才、特色文化人才等四类人才;构建要素齐全的人才价值实现平台,着眼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建立产学研用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强化人才奖励,鼓励企业推行股权、期权激励;创造优质高效的人才服务环境,构建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人才服务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简便、快速、高效的服务。

关注二 体制内专技人才职称评定有何突破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一直广受社会关注。本次专题询问,有代表提问:“体制内专技人才职称评定有何突破?”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已经走向规范化,但它的岗位结构比例没有突破,单位岗位职数就受到限制,这也导致部分取得中高级资格人员无法聘任。

对于这个问题,市人社局一直在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立足我市实际情况作了一些尝试。从支持东亚文化之都和高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公立医院改革等工作出发,对教育、卫计、文化等三个行业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予以适当提高,分别提高3—8个百分点不等。另外,6月,市人社局着手制定《高层次人才职称直聘暂行规定》,准备引进到事业单位的第1—3层次的高层次人才,该单位无岗位空缺的,让他们申请“直聘(特设)岗位”予以聘任,实行单列管理。

关注三 我市院士工作站成效如何

创建院士工作站是招才引资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市在院士工作站建设方面成效如何?

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新组建市级院士工作站9家,其中认定为省级5家;认定为市级专家工作站17家,柔性引进院士9名、专家81名,分别签约院士、专家合作项目13个和24个。目前,我市院士工作站总数达到42家,数量居全省之首。

关注四 高层次人才如何评定

人才评价工作如何推进和落地,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挥棒”如何挥舞,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

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我市出台《泉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评审规定(试行)》,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创新提出“两个首次”。将高层次人才分为五个层次,首次采取资格条件制认定高层次人才,明确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以业内认同、社会认可、业绩薪酬为主要评价标准;首次把海外高层次人才纳入认定范畴,一视同仁对待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建立起以用人主体评价为主导的市场化人才评价体系,“启动2017年高层次人才申报认定以来,受理申报近3200人次,已通过核准公示1345人,下阶段还将陆续公布核准名单。”

关注五 如何扶持大学生创业

我市在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有采取什么举措?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支持高校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科技园、产学研合作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截至目前,全市高校共有创业孵化基地省级9个、市级6个,2016年累计孵化项目249个;省级创业培训基地5个,2016年累计培训学生约7300人次;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共计13万平方米,已入驻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86个;2016年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约2700万元。

同时,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造积极性。以联盟形式,推动高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项目孵化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今年,华侨大学牵头发起成立了福建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省88所高校、14家企事业单位加入。此外,我市各高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泉州师范学院以电子商务和加盟店这两种门槛较低、成功率较高的创业模式作为切入点,与邻家女孩、万祥商城等企业合作,设立不同创业方向的训练营等。

关注六 人才如何推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

引进的人才如何服务本地产业,推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这一问题,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年,我市加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引进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高端平台,引导南方路机等多家骨干民营企业,联合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以项目为核心组建创新团队,推动泉州传统产业数控化、智能化改造。其中,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成功帮助晋江百宏解决了产品后道包装的问题,缓解了其用工难题。

关注七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如何参与人才评定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如何参与高层次人才评定的问题,也是市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之一。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出台的“港湾计划”,针对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认定专门作了分门别类,截至8月初,认定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55人,其中第三层次3人、第五层次52人。在实施过程中,市人社局发现,目前获得认定的大多为体制内人员,针对体制外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的评选项目偏少,他们要参与认定难度较大。针对这些问题,市人社局将协同农业部门做更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加大力度选拔优秀的农业基层技术人员,同时继续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